一月的北京虽是银装素裹、寒气袭人,但它并不能阻挡人们欣赏艺术的热情。1月25日,’98中国国际美术年的“绝唱”——《非洲艺术大展》无疑会吸引更多人的目光。
黑非洲木雕像,具有一种吸引人的力量。艺术家赋予雕像各个部分的节奏引起观者的节奏反应:或者稳定感、重量感,或者轻盈感、灵巧感、宏伟感及优雅感。大多数非洲木雕像是和用来作雕刻的树身或树干的圆柱形状相联系。在扎伊尔、刚果及利比里亚,都可看到这种圆圆的,仿佛形体柔软的雕刻。刚果的雕像,也有那种像用泥作的圆圆的形,也有那种平滑的表面。由于形体比较沉重和人体一般比较短,这些雕刻具有比较世俗的特点。如果这是神的象征的话,那么这些神是比较接近人和人的生活的。
非洲木雕呈现的形象非常丰富,每个人在这样的木雕艺术品中,都能找到引发他感兴趣的因素。虽说我们可以体会到雕刻“生命”的真实性,但是感觉不到“血液在血管里流动”,看不出“肌肉组织”,探查不出“骨骼”。经过非洲雕刻家的创作,对象完全变形,变成了完全不像原来生理结构的雕刻形象。然而,这种变形不是臆造出来的。
不管创作何种雕刻的艺术家属于那个部族,作品都表现出真挚大胆的创造精神和强有力的节奏,雕刻构思也富有强烈的表现力。